
新双峰客户端8月29日讯(通讯员 周伟华 朱道辉)乡村振兴的灵魂是文化振兴,文化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杏子铺镇深入挖掘红色文旅资源,积极构建红色文旅新格局,将红色资源融入乡村振兴,将红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深挖红色资源,细究红色内涵
杏子铺镇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红色革命旧址、原址,积极开展对革命文物的挖掘保护、建设双源村山斗冲地下党支部陈列馆项目,展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游览体验。利用图文实物、主题雕塑、通景墙画、仿真再现、声光一体、VR虚拟互动等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相结合,模拟沉浸式场景,打造立体式互动观展平台,致力打造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通过对红色革命旧址的不断打造提升,杏子铺镇逐步形成红色文化集群效应,构建起了辐射周边乡村发展的红色文化品牌——“红色山斗冲”。以红色文化助推产业兴旺,打好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组合拳。采取“1+N”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再结合当地的“N”个土特产推送给被“1”吸引的消费者,如黄桃、火焙鱼、绿茶等,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最大的品牌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等,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
宣扬红色文化 引领文明新风
赓续红色精神。“陈列馆的建设,让本村及周围村镇的党员群众可以在家门口接受红色教育。这里也成为村‘两委’班子的精神食粮,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为老百姓办实事、致力于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双源村党支部书记周建良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山斗冲、了解山斗冲,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在挖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杏子铺镇不忘追溯红色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调动广大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精神高度,还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变身山清水秀的红色旅游村,双源村完成亮化、硬化、绿化、美化等一系列人居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建设,截至目前,双源村共建有2个美丽屋场示范区,3个人居环境提升点。
用好红色引擎,赋能农民增收
红色资源孕育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浸润着广大乡村。依托红色资源,双源村培育特色农家乐品牌——溪口客栈和山斗客栈,鼓励更多的村民参与农家乐的经营,融合乡土文化、乡土饮食特色,将红色风+现代风+村落风三合一,不断探索学习实践,延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自前年开业以来,年营收80多万元,带动50余人就业。
红色基地“有学头”,美丽乡村“有看头”,田园情结“有逛头”……双源村的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党性教育培训等红色产业形态正向好发展,极大扩展红色旅游经济辐射面,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双向互补、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曾超群在双峰县调研: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李基联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双峰县社会各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李基联调度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李基联:健全完善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体系 让革命故事口口相传 让红色血脉代代赓续
李基联主持召开双峰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大抓落实”见行动③ |杏子铺镇:安置点上“暖心家” 发展路上“加速度”
双峰县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载APP
分享到